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

本地研究:受全球恐襲事件影響 華族群體對少數種族不信任度提高

9/26/2018

Comments

 
Picture
​IPS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我國沒有發生恐襲事件,但各種族間存在顯著的不信任,尤其是年過50歲,社會經濟條件較低的華人,對於馬來族或印族的不信任度更高。

全球頻頻發生的恐襲事件,對我國各種族間的信任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年過50歲,社會經濟條件較低的華人,對於其他少數種族的不信任度提高。

這意味著,他們較易受假信息所左右,可能成為極端組織煽動的對象,利用這個群體在恐襲事件前後打擊社會凝聚力。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IPS)昨天(9月25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分析由新傳媒亞洲新聞台資助的一項有關恐怖主義與種族宗教課題的問卷調查。調查於去年4月21日至5月24日進行,共有2031名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參與,其中1016人是華族、504人是馬來族、其餘511人則是印族或其他種族。

IPS研究人員發現,儘管我國沒有發生恐襲事件,但各種族間存在顯著的不信任,尤其是在這個以華人居多的社會中,華族群體對於其他少數種族的不信任度較高。

例如,受訪者被問及,若在商場內遺失錢包,認為某族群歸還錢包的概率有多高,如果受訪者認為某族群少於一半的人會歸還錢包,則意味著他們不太信任該族群。

結果顯示,在所有受訪者中,分別有53.1%和57.2%的人認為,少於一半的馬來人或印度人會歸還錢包。相比之下,只有45%的人對華人有類似負面觀感。

研究人員將分析對象縮小至華族受訪者後還發現,華族對於馬來族或印族的不信任度更高,有57.2%認為超過一半的馬來人不會歸還錢包,有61.5%的華族認為超過半數的印度人不會歸還錢包。按照這個調查華族之間的信任度比較高,只有46.1%認為華族撿到錢包後有半數不會歸還。

此外,社會經濟條件較低的華族受訪者,也表現出對其他少數種族的高度不信任。

例如,居住在一房或兩房式組屋的華族受訪者中,87%認為少於一半的印度人會歸還錢包。相比之下,居住在私宅的華族受訪者中,只有53.6%對印度人有類似負面觀感。

同樣的,教育程度在小六或以下的華族受訪者中,78%認為少於一半的印度人會歸還錢包。反觀,擁有大學文憑的華族受訪者中,只有49.2%對印族有類似負面觀感。

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 易被假信息左右

令人欣慰的是,年輕華人對於各種族的信任度較高。年齡介於21歲至34歲的華族受訪者中,只有53.4%認為少於一半的印度人會歸還錢包,相比之下,年過50歲的華族受訪者中,有64.9%對印族有負面觀感。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說,這可能意味著,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年滿50歲的華人是“特別脆弱的群體”,倘若有人蓄意散播有關其他種族宗教的假信息,他們也較容易被左右。

“假信息可通過網絡或WhatsApp信息散播,或許是極端組織在展開襲擊前、用以破壞新加坡社會穩定的一種方式,以便在恐襲事件後更大程度地影響社會凝聚力。”

研究人員因此建議當局加大教育力度,確保這個群體充分了解假信息的威脅,並提供渠道以便他們查證在恐襲事件發生前後所收到的信息。

其他建議還包括,通過組屋市鎮內定期開展的基層或體育項目,讓來自不同種族、宗教和背景的鄰居建立理解和友誼。研究顯示,即使只是出席其他種族的婚禮或慶祝活動,也足以增強一個人對該種族的信任。

這份研究報告是由IPS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Mathew Mathews)、研究員林主恩和研究助理塞爾瓦拉惹(Shanthini Selvarajan)共同完成的。
Comments
    Hello FM

    CONNECT NOW
    Picture

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Hello FM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属)
Powered by Project Awareness (Singapore) Pte Ltd (201320571D) l Contact Us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