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

戴不戴頭巾,是一個難題

11/8/2013

Comments

 
Picture
鄰國新加坡引發了一輪風波。公共服務領域的穆斯林女性是否能夠戴頭巾?

在大馬,這當然不是課題;以現在的趨勢,不戴恐怕才是問題,難免要遭到社會和辦公室的壓力。

然而,新加坡的穆斯林是少數,約佔人口的15%,它也是世俗政體的國家,宗教和政治清楚區隔,因此,向來規定學校、醫院、警隊、軍隊,以及政府部門前線人員(和民眾接洽者),不准戴頭巾。

頭巾在馬來語稱為Tudung,阿拉伯語是Hijab,必須以布料遮蓋頭髮、耳朵和脖子;在中東地區,頭巾之外,還必須穿罩袍(Chador),遮 住身體和手腳;部份保守的阿拉伯社會,則是遮住臉孔,只允許露出眼睛的罩袍,稱為Niqab;而更保守的阿富汗則盛行Burka,全身上下,包括雙眼都不 能露出。

我國的穆斯林女性,主要是戴Tudung和Hijab,而比較世俗化的土耳其、埃及和印尼,很多穆斯林女性則沒有戴頭巾的傳統。

是否必須戴頭巾,恐怕是見仁見智,要看不同社會,個別人士對宗教教義的理解和接納,此外,也要看社會和家庭的需要和壓力。

當然,這裡不是討論穆斯林女性的服裝問題,而是新加坡的這場爭論,突顯了多個層面的議題,一個是宗教化傾向,包括世俗國家少數穆斯林的伊斯蘭化;一個是宗教和政治的矛盾,甚至是摩擦。

我國的“阿拉”稱呼爭論,也逃不出這兩個範圍。

話說回頭,這場爭論,開始是網絡發起的一項簽名運動,要求新加坡政府讓穆斯林女性在公共服務領域戴頭巾,倡議者認為,穆斯林女性戴頭巾是宗教義務,也顯示女性的貞潔;政府的阻止,有妨礙宗教,干預自由之嫌。

很快的,一些馬來組織和伊斯蘭團體聲援這項要求,相對的,非穆斯林社會則有相對的看法。

新加坡是宗教敏感的社會,這種分歧,最讓政府緊張。開始,執政黨的馬來議員辯護說,在新加坡社會,穆斯林應該加強和其它社群溝通,戴頭巾恐怕會使穆斯林更加隔離在主流社會之外。

之後,總理李顯龍也出面喊話,他向馬來議員們說明,新加坡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但是,也要顧及整個社會的相容和平衡。

總理的談話,沒有明確的決定,只是要民眾心平氣和,作出妥協。

類似的頭巾風波,也發生在其它國家,譬如在法國激起爭論,政府堅持禁止穆斯林女性在學校戴頭巾,理由就是維護法蘭西的社會特質,避免宗教分化人民。

是否戴頭巾的問題,在複雜的宗教和政治因素下,或許永遠沒有一個共同的答案。

況且,戴或不戴,在社會、男權介入下,也不是女性自己能夠決定的。

Comments
    Hello FM

    Picture
    CONNECT NOW


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Hello FM ©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属)
Powered by Project Awareness (Singapore) Pte Ltd (201320571D) l Contact Us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