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人工皮膚”面膜產品週三(12月4日)問世,這種高科技保濕面膜由直徑只有千分之一毫米的纖維製成,通過專用儀器噴塗在皮膚表層後,會形成柔軟自然的透明薄膜,就如同長出了一層細嫩的新皮膚。它能長時間附在人體肌膚表面,從而起到保濕作用。
這款由日本花王公司(Kao)新研發的面膜可整夜敷在臉上,也可在敷用一分鐘後取下,由於因為纖維結構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因此並不會影響皮膚正常呼吸。 然而,這款高科技美容液價格不菲,每罐售價高達5萬日元(約629新元)。花王公司研究員透露,該產品耗費10年研發,而公司面臨的挑戰包括將噴塗儀器設計成如手掌般大小,方便顧客使用。 該產品還有望達到為傷口保濕促進癒合和遮蓋疤痕的功能,因此在醫學領域存在開發潛力。若成功開發醫療領域,有望達到千億日元的市場規模。 花王公司發言人指出,類似技術已經存在,包括那些使用聚合物的技術,而該公司則“專注於使用纖維,讓物質更為靈活且不易斷裂。” 交通部昨天發文告說,政府已考慮並決定接受活躍通勤諮詢小組今年9月27日提呈的所有建議,以進一步加強行人和騎士的安全。
政府全盤接受活躍通勤諮詢小組的五大建議,包括規定電動踏板車用戶須通過理論測試,才能在腳踏車道騎行。政府也進一步把這項規定擴展至電動腳踏車用戶。 交通部昨天(12月4日)發文告說,政府已考慮並決定接受活躍通勤諮詢小組今年9月27日提呈的所有建議,以進一步加強行人和騎士的安全。 文告說:“活躍通勤諮詢小組提出的建議是及時的,將與現有改善人行與騎行道及公路安全的努力相輔相成。政府將與諮詢小組密切合作落實這些建議。” 除了接納通勤小組的建議,政府也進一步擴大一些舉措的適用範圍。例如,除了電動踏板車,當局將要求電動腳踏車用戶也通過理論測試,才能在腳踏車道和公路騎行。 活躍通勤諮詢小組成員林樹發對政府將電動腳踏車用戶也一併納入考量表示歡迎,認為這麼做很合理。 林樹發說,公路安全是首要考量,隨著電板車從11月5日起禁用人行道,下來料有更多人會改用電動腳踏車,所以有必要規定他們也須通過理論測試。 不過,已使用電動腳踏車10年的柯全隆(50歲,商人)指出,公路上不時可見騎士危險騎行,要求所有騎士通過理論測試未必能根治問題。 “一些騎士本著碰碰運氣的心態以身犯險,就算要求大家通過測驗,也無法杜絕危險騎行。” 為了給各方更多保障,送餐業者等商家日後也必須為旗下使用電板車及其他活躍通勤器材,如腳踏車、電動腳踏車和助行車的送餐員購買第三方責任保險。交通部表示將與諮詢小組合作,考慮是否規定個人用戶也須購買第三方責任保險。 本地三大送餐業者GrabFood、Deliveroo和Foodpanda都已為送餐員投保。第三方責任保險的索賠項目一般涵蓋使用者傷亡,以及意外所導致的第三方損失。 Grab發言人受詢時說:“安全向來是我們業務的核心,我們的送餐夥伴都至少滿18歲,公司也都有為他們購買個人意外保險和第三方責任保險。” Deliveroo發言人也指出,公司旗下的所有送餐員從去年5月起都能享有免費的意外和第三方責任保險。 市面上的第三方責任保險每年保費約為100元,常使用電板車出門的梁慶光(45歲,資訊科技顧問)認為這個費用還可以接受,但希望保費會維持在合理價格。 目前還不清楚上述規定將在何時生效。交通部發言人受詢時說,陸路交通管理局正在研究實施新條例的細節,並將在適當時候公佈詳情。 試驗計劃目前只限滿六歲、所持護照在2018年1月1日或之後發出,並以“K”字母開頭的新加坡公民參與。符合條件的國人無須事先登記,只要在入境時前往指定的自動通關通道即可。
移民與關卡局將在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入境處試行兩種“刷眼刷臉”自動通關係統流程,以測試實用性和效率,朝2022年起全面落實全新通關程序的目標邁進。 自今年4月起,移民與關卡局在大士關卡的其中一個入境通道試行自動邊境控制系統,讓國人以虹膜和臉部特徵自行通關,免去掃描護照和指紋的麻煩。 其中一種流程能讓兩人同步通關 當局從上個月25日開始,在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入境處展開長達六個月的測試。這次將測試兩種不同的通關流程,第一種流程能讓兩人同步通關。 系統有兩個屏幕,通關者在通道前依據系統指示,站定位置看向前方屏幕,讓鏡頭掃描虹膜和臉部特徵,就可進入通道。裡頭的系統會依據之前收集的數據,即時確認進入通道中的是同一人,就可順利通關。在後方的通關者在前方通關者進入通道時,就可以向前,讓系統開始掃描。 第二種流程則是與大士關卡的相同,即通關者只須在通道中站定位置,看向前方的屏幕,讓鏡頭掃描虹膜和臉部特徵,就可通關。每一次,只有一個人能走進通道。 移民與關卡局行動司新通關概念辦事處(New Clearance Concept Office)主任陳家偉監察(44歲)說,試驗兩種流程的目的是為了檢測兩者的可行性、準確性和效率。 第一種流程目前已開始試驗,另一個則預計在明年初正式展開。 通關係統已提升 指示更具互動性 他指出,這次系統已有所提升,採取更具互動性的指示,例如會提醒通關者要往哪裡看,或者是脫下墨鏡及帽子。 陳家偉也告訴記者,大士關卡測試上個月結束,有超過2萬2500名國人參與。當局目前仍在總結大士關卡試行的研究結果,而大部分國人都對新系統都表示歡迎。 “其中九成參與者在新系統中輕鬆通關,其餘的一成則因不熟悉整個虹膜和臉部識別過程等問題,沒有順利通關。” 在當局安排下,本報記者日前到機場入境處觀察新流程。據觀察,公眾若使用一般自動通關方式,即掃描護照,再掃描指紋,用時約22秒。若使用新系統通關,時間只要約15秒。 試用新流程過關的凱蒂(51歲,IT業)對試驗表示歡迎,“新的系統和流程非常方便,讓我們回國時不用掏出護照,並節省時間。” 試驗計劃目前只限滿六歲、所持護照在2018年1月1日或之後發出並以“K”字母開頭的新加坡公民參與。 符合條件的國人無須事先登記,只要在入境時前往指定的自動通關通道即可。當局鼓勵國人參與試驗,以協助當局改善系統,達到2022年起全面落實全新通關程序的目標。 朝鮮外交部表示,朝鮮再次提醒美國年底期限步步逼近,促以實際行動回應朝鮮率先提出的方案。朝方選什麼樣的聖誕禮物,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抉擇。
朝鮮提醒美國年底期限逼近,聖誕節會給什麼禮物,完全取決於美國決斷。同時,朝鮮媒體昨日公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再次視察位於白頭山入口的兩江道三池淵的照片。由於每當金正恩要做重大政治外交決策時就會到白頭山和三池淵 ,韓國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金正恩或將要做出重大決定。 朝鮮外交部副部長李泰成昨日(12月3日)發表談話稱,朝鮮向美國提出的年底期限一天天逼近;然而,美國不努力以實際行動回應朝鮮率先提出的方案,卻重彈什麼“可持續的實質性對話”老調,為贏得時間不擇手段。 李泰成表示,到目前為止,朝鮮所作所為一直保持透明公開,所以也不屑於隱瞞今後要做的事,朝鮮再次提醒美國年底期限步步逼近這一點。現在剩下的就是美國的選擇,朝方選什麼樣的聖誕禮物,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抉擇。 金正恩再訪白頭山 被視為對美國施壓 這番話被解讀為如果美方年內不改弦更張,朝方可能在明年摸索新的道路;揚言“撤回重大事前措施”則暗示,朝鮮明年可能重新試射洲際導彈和試爆核彈。 昨天,朝中社報導,金正恩12月2日到三池淵郡邑,參加當地一項建設工程竣工典禮。金正恩時隔一個月再訪白頭山,這也被視為對美國施壓之舉。 據報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在致辭時表示,三池淵郡邑地區建設彰顯朝鮮自主發展潛力,證明了朝鮮勞動黨自力更生路線的正確性。 據了解,朝鮮宣傳,白頭山和三池淵是朝鮮國父金日成的抗日革命聖地,也是已故領導人金正日的誕生地。過去,每當金正恩遇到難關,就會到白頭山和三池淵。 2013年2月,金正恩決定肅清其姑丈張成澤前、2014年11月父親金正日逝世三週前、2018年韓朝重啟對話前,金正恩都到過白頭山。今年朝美河內峰會破裂後,金正恩第一個視察的地點就是三池淵。 今年10月16日,金正恩初雪中騎白馬登上白頭山後表示,“由於敵對勢力(美國)執拗的製裁和扼殺活動,國家情況依然艱苦,艱難險阻重重,但朝鮮人民在考驗中找到了自己要走的發展之道。” 分析指出,金正恩多次要求美國今年年底拿出新方案參與朝美對話。現在,在快到年底的情況下,從金正恩時隔48天再到三池淵、朝鮮近來不斷強調“自力更生”來看,朝鮮似乎已經放棄與美國對話的意願,決定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之下,突破對朝制裁的局面。但另有分析認為,金正恩再登上白頭山,只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要他盡快拿出新方案。 另外,日本《朝日新聞》2日報導稱,朝鮮從今年夏天開始,在全國數十處建成水泥支架。最近集中增設的支架,橫豎長度達數十米,能夠承受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巨大衝擊力。 準則將闡明常見專科治療的風險與副作用,協助醫生為病人提供有用信息,減少溝通不良導致的投訴,希望藉此避免醫生為求自保而進行防禦性醫療。
本地醫學界最快明年將製定一套符合國情的全國準則,闡明常見專科治療的風險與副作用,協助醫生為病患提供有用信息,減少溝通不良導致的投訴,希望藉此避免醫生為求自保而進行防禦性醫療。 近期兩名醫生因被指沒取得病患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險遭重罰,讓不少醫生猶如驚弓之鳥。其中,私人骨外科醫生林聯安沒告知病患消炎針副作用差點被罰10萬元後,一些醫生索性抬高注射消炎針的價格。 業界也反映,有醫生準備厚厚的同意書要病患簽,或把所有潛在副作用與治療選項都一股腦告訴給病患,對他們進行信息轟炸。 為避免這樣缺乏互信的醫患關係進一步惡化,衛生部委任檢討獲取知情同意程序的工作小組經過9個月時間、徵詢超過1000名醫生意見後,昨天發布報告,提出應更好指導醫生獲取病患同意。 報告建議,由醫學專科學院等專業團體與公共醫療機構聯手,根據各專科的常見治療程序,制定一套符合本地情況的全國準則,列出這些程序的風險和替代方案等,並不時更新信息。 醫生無須絕對遵守這套準則,而是當做參考,並得考慮到病患的具體情況。如果病患有任何問題,醫生也應詳盡回答,最終是否看病得當,是由同行說了算。 國會預計明年中之前修法,更新知情同意的定義。工作小組成員、醫學專科學院書記黃長彥醫生說,這套準則應該會在修法後推出。 新擬議的獲取知情同意理念,可視為在現有兩種做法之間取得平衡。本地自2017年施行改良版蒙哥馬利測試(Modified Montgomery Test),要求醫生按個別病患的具體情況提供詳盡諮詢,這雖強調病患主導權,但一些醫生覺得這增加工作量,更帶來不確定性。報告指出,這段時間來,醫患之間逐漸喪失信心,醫學界更是瀰漫著悲觀情緒。 以往使用的博蘭—博萊索測試(Bolam-Bolitho Test)只依賴一群德高望重醫生來判斷醫療行為是否構成疏忽。 工作小組聯席主席柯文婷高級律師指出,本地雖然有病患懂得較多,擅於發問,但也有的比較被動,這樣更容易引起誤解而引發糾紛,醫生需要鼓勵他們說出顧慮。 “如果病患不善言辭,心裡有些許擔憂沒有說出來,等到治療過後出現並發症,可能難以接受,對治療結果感到不滿。” 除了醫生該如何獲取知情同意,工作小組也檢討了新加坡醫藥理事會處理投訴案件的程序。 衛生部已接受小組建議。律政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唐振輝說:“這些建議在維護病患與醫生雙方的利益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我們相信醫生確實想要照顧病患的福利,這份報告將給予他們某種程度的確定性。” 新加坡學生在閱讀測試的整體得分為549分,高於經合組織平均的487分,也比2015年取得的535分理想。學生數學和科學測試方面的成績也維持與上一輪相近的優越水平。
新加坡在最新一輪國際學生評估中的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測試皆滑落一個名次,排行第二。不過,我國學生閱讀測試的表現比上一輪更優異,在閱讀方面取得高分的學生比率也是各經濟體中最高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昨天(12月3日)公佈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結果。這個針對15歲學生展開的測試每三年舉辦一次。新加坡自2009年參加評估,2015年首次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項測試同時居冠。 我國有6676名來自166所政府與私立學校的學生被經合組織抽樣選出參加2018年的調查,他們來自各源流與經濟階層。共有79個經濟體參加評估。中國學生這回的表現有所躍進,在三項測試中位居第一。代表中國參加調查的學生來自北京、上海、江蘇與浙江,與上一輪的代表城市與省份北京、上海、江蘇與廣東稍有不同。 澳門在所有三項測試中皆排名第三,香港學生的閱讀和數學則位居四位。 根據PISA報告,新加坡學生在閱讀測試的整體得分為549分,高於經合組織平均的487分,也比2015年取得的535分理想。至於數學和科學測試方面,學生的成績維持與上一輪相近的優越水平,平均分別達569分和551分。 此外,本地學生取得高分的比率繼續居高,在閱讀測試中獲高分的學生佔26%,是各經濟體中比率最高的。在數學測試獲高分的學生佔37%,科學獲高分的學生佔21%,高分比率為各經濟體中第二高。 本地學生閱讀興趣下降 學生在閱讀測試中也展現較強的分析與反思能力,在這方面取得561分,高於經合組織平均的489分。教育部認為,本地學生在這一輪的閱讀測試有更好的表現,其中原因包括小學教育與中學課程為學生奠下的基礎。更多學生也來自講英語的家庭,比率從2015年的49%增加到2018年的57%。 不過,相較於2009年調查,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卻有所下降。 49%本地學生把閱讀視為嗜好,高於經合組織平均的34%,卻低於2009年所反映的54%。 22%本地學生也認為閱讀是在浪費時間,比2009年的13%多。教育部指出,閱讀興趣減弱的趨勢與其他經合組織經濟體的情況相同,校方將繼續和家長協作,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發麵簿貼文說:“我們很欣慰學生繼續取得佳績,包括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低收入家庭學生在三項測試中都取得比經合組織平均來得好的成績。表現弱的學生比率也是各經濟體中偏低的。學生也肯定教師給予他們的強力支持。在國際排名中爭取好表現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但這類評比有助於確認我們在國際上的位置,反思改進的空間,譬如如何使教育更全方位,培養更大學習樂趣並打造一個更能包容失敗的環境。” 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學術處處長陳偉權博士受訪時指出,評定PISA結果應看學生表現的一致性,我國學生持續在調查中取得佳績,獲低分的學生比率持續偏低,這都是值得肯定的。除了閱讀和數理這些為學生打好基礎的能力,在今時的社會,學生在協作、全球文化的認知能力等方面的技能也同樣重要。 經合組織也針對學生進行全球文化認知能力(Global Competence)的測試,並將在明年公佈這項調查結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周二(12月3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大會開幕式上講話時警告,在與氣候變化的對抗中,世界必須選擇“希望”而不是“投降”。他指出,若走上投降的不歸路,這將危及世界上所有人的健康與安全。
古特雷斯說:“我們為控制危險的全球暖化而做的集體努力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真的希望被銘記為把頭埋進沙子裡,在地球燃燒之際躊躇不前的世代嗎?” 古特雷斯援引聯合國屬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最新發現指出,過去五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根據這份將於本週發布的報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已上升到過去300萬至500萬年來未曾見過的水平。 本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從2日舉行至13日。儘管各國面對更大的輿論壓力,要它們採取更果敢的行動,但相信此次談判仍流於技術層面,焦點為明年底生效的《巴黎協定》 制定“規則手冊”。 為應對氣候變暖而出台的《巴黎協定》要求將全球變暖的上限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之前2攝氏度,但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是更為安全的門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上週發表的一份報告說,如果要把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未來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逐年大幅減少7.6%。 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因通過視頻連線警告大會,一旦越過1.5攝氏度的關鍵門檻,她的國家將會滅亡。 海因指出,海平面上升和破壞力強大的風暴潮已使包括馬紹爾群島在內的最脆弱環礁國家“面對死刑”。若各國政府無法在下來一年內就減碳作出強有力的承諾,這將等同“給我們的未來宣判死刑,迫使我們的國家滅亡”。 大會東道國西班牙的看守政府首相桑切斯也呼籲與會代表採取大膽行動對抗暖化。他說:“沒有足夠高的牆可以保護任何國家免受這一挑戰,無論它們有多強大。” 古特雷斯強調,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是觸手可及的,目前缺乏的只是政治意願。他說:“我們缺乏的是政治意願——來給碳定價、停止對化石燃料的補貼、停止建造燃煤電廠。” 他敦促與會代表敲定有關碳交易的規則,這個懸而未決的重要議題對加速減排努力至關重要。 古特雷斯在大會前夕的記者會上指出,“在未來至關重要的12個月裡,我們必須確保更雄心勃勃的國家承諾,特別是來自主要排放國的承諾,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速度,須以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為目標。” 他也說,必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約1370億新元)的資金,協助它們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 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已經在總統特朗普的指示下,啟動了在今年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其他主要排廢國如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也還沒有在短期內做出深切承諾的跡象。 特朗普指氣候暖化是一場騙局,但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仍率領了15人代表團與會,並表明世界仍可在對抗暖化方面指望美國。她在易受氣候暖化影響的國家元首參與的一場會議上說:“我來這裡是要代表美國眾議院和國會告訴你們,我們正繼續參與其中。” 公共服務署指出,8萬5000名公務員當中,多數人年終只獲0.1個月的可變動花紅,以及根據薪階分發的一次性款項,數額介於250元至1500元。約2200名勤務員制度下的三級至五級公務員,即屬較低薪階的公務員,將獲得1500元最高額外花紅。所有公務員將獲第13個月花紅。
經濟充滿不確定因素,公務員今年的全年花紅創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的10年新低。 8萬5000名公務員當中,多數人年終只獲0.1個月的可變動花紅,以及根據薪階分發的一次性款項;高級公務員的常年可變動花紅則直接取消,以400元一次性花紅取代。 公共服務署昨天(12月2日)發文告指出,考慮到當前的經濟情況,它是在諮詢並獲得公務員工會支持的情況下,決定在頒發公務員全年花紅時要謹慎和節制。 要是算上今年中已發放的0.45個月花紅,多數公務員的常年可變動花紅額度相當於0.55個月工資,比去年的1.5個月少。 根據貿工部的預測,我國今年經濟增長收窄到0.5%至1%,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今年第四季度經濟預料將適度增長,但儘管勞動市場方面總就業人數繼續增加,失業率卻微升,第三季度裁員人數為2900人,比前個季度的2320人來得多。 公共服務署指出,除高級公務員以外,其他公務員獲得的一次性額外花紅將介於250元至1500元,數額根據薪階計算。有約2200名勤務員制度(Operations Support Scheme)下的三級至五級公務員,即屬較低薪階的公務員,將獲得1500元最高額外花紅。所有公務員將獲第13個月花紅。 公共服務署說:“這是在與公務員工會密切商討後達成的共識,目的是要在經濟情況不穩定的環境下,給予較低級別公務員大力支持。 首次取消高級公務員可變動花紅 本地公務員的年薪,特別是高級公務員(占公務員總數2%)的年薪,很大一部分屬於可變動部分(Annual Variable Component),以密切反映新加坡的經濟表現,這部分過去五年的額度介於0.95至1.5個月。此次相信是公共服務署首次取消高級公務員的可變動花紅,以一次性花紅取代。 2009年,由於經濟萎縮,所有公務員薪金中的可變動部分也曾取消,公務員當時只獲第13個月花紅,外加0.25個月或最高750元的一次過年終花紅。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詹惠鳳指出,由於經濟前景有不確定性,工會此次同意採取分階式的花紅獎勵方式,讓低薪階工友獲利更多。她說:“職總和公務員工會下來將密切地與公共服務合作,在公司企業培訓委員會制度下,不但加強員工的受僱能力,也確保他們跟得上公共服務轉型的步伐。” 日薪公共僱員聯合會主席蘇峇裡(Subari Samuri)認為,此次的公務員花紅額度是合理的,並表示公務員一向致力支持政府措施與計劃。公共僱員聯合會秘書長尚杰夫(Sanjeev Tiwari)則指出,這次按薪階派發的一次性額外花紅,意味著勤務員制度下的公務員可獲得的花紅數額,超過他們一個月的薪水。 星展銀行經濟師謝光威分析說,接下來的經濟展望疲弱,私企估計將抱持謹慎態度,若員工今年的花紅低於往年,即在基本工資兩個月以下,那也是意料中事。 他說:“私企方面,公共服務花紅的額度應該只有參考價值。員工可期待的花紅數額必須看行業表現,甚至個別公司會有不同。” 國家環境局啟用新的蚊子繁殖設施,可增加帶有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雄性伊蚊的數量,為擴展伊蚊絕育試驗計劃做準備。
設於宏茂橋的新設施耗資500萬元建成,繁殖量比原本的設施高10倍,預計一周內可孵出約500萬隻雄蚊。 昆蟲體內常見的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注入雄性伊蚊後,可讓雄蚊與雌性伊蚊交配後產下的卵無法孵化,從而抑制伊蚊數量,減少骨痛熱症病例。 環境局早先宣布伊蚊絕育試驗第三階段的計劃取得非常好的成果,國家環境局局長陳明銳在開幕禮上致辭時提到,我國接下來須確保可增加繁殖與釋放雄性伊蚊的數量,好讓當局的兩個試驗範圍可進一步擴展。 他也說:“要做到這點,我們會繼續將蚊子的繁殖和釋放過程自動化,讓整個飼養生產線更有效率和具可持續性。” 10分鐘可分類2萬隻蛹 進入第四階段的伊蚊絕育試驗計劃,目前的試驗範圍在淡濱尼西和義順東的284座組屋,明年初將進一步擴展到更多組屋,確切數目還未公佈。 新設施內也採用新科技,自動分類器可把雄蚊與雌蚊的蛹更快分開,比以往的人工處理快10到20倍。環境局的研究院過去每10分鐘只能為4000只蛹分類,但是新器材10分鐘內就可分類2萬隻蛹。 另一個正在測試的新科技是高通量繁殖盤系統(high-throughput rearing tray system),它採摘蚊蛹的速度比以往的人工繁殖盤快40倍,排放的水也快20倍。用來繁殖蚊子的廢水之後也可通過新設施內的自動化廢水回收系統再循環為乾淨的水。 環境局高級研究院鄧璐受訪時說:“這個新設施好像我們新的遊樂場,給我們更多的空間進行試驗和測試新科技與器材。比如我們現在可以同時間進行多個不同項目的試驗。以前的設施天花板也比較低,我們無法測試高通量飼養盤系統。” 漏網的雌性伊蚊須通過X光照射使它們不孕,過去須將分類好的蚊蛹帶到另一個地點進行X光照射。新設施內擁有X光室,工作流程更快捷有效。 新設施開幕典禮的主賓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受訪時說,隨著氣候變化,透過蚊子傳播的疾病如骨痛熱症,有可能日益嚴重。 她說:“我國要認真看待氣候變化與其他相關挑戰,對抗骨痛熱症也不可以維持以往的模式。因此國家環境局會一直探討與優化我國的綜合性病媒控制項目。” 許連碹也指出骨痛熱症不僅是新加坡和其他熱帶國家所面對的問題,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它已經開始在溫帶國家傳播。 她說:“我國希望透過這個新設施的成立和其他國家分享我們的研究成果和對抗伊蚊的經驗,讓他們可以採用一些適合他們當地情況的科技與方案。” 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的法裔區旅遊中心星期天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10人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當地警方仍在調查此案的動機和性質,尚未有嫌犯被逮捕。
槍擊案在當地時間12月1日凌晨3時許(新加坡時間1日傍晚5時許),發生在新奧爾良市中心著名的法裔區(French Quarter)商業街,確切地點是波旁(Bourbon)和沙特爾(Chartres)街道之間的運河街(Canal St),許多酒店都坐落在這條街附近。 至昨晚截稿為止,警方還沒有接獲受害者死亡的報告。新奧爾良警察局在官方推特說,暫時沒有人被捕,警方還在調查事發經過。不過,美國媒體引述當地警方的話說,警察扣留了一名可疑人士,但還不清楚此人是否參與了槍擊案。 當地警察局長費格森告訴記者,由於當地大學這個週末舉行一年一度的感恩節美式橄欖球賽,警方一早加派人手巡邏,因此在聽到槍聲後警察很快就趕抵事發地點。 不過他說,由於事發地點人潮太多,警方當下無法確認誰是可疑槍手,也還不清楚槍擊案是如何發生的。 新奧爾良的法裔區是當地最古老、最著名和最熱鬧的街區,向來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這個週末更是迎來許多趁感恩節假期出行的遊客,當地警方也因此加派警力及提高戒備。 這裡並非首次發生槍擊案。 2016年的感恩節週末,法裔區的波旁街也傳出槍聲,一名男子身亡,九人受傷。波旁街還曾在2014年6月發生過致命槍擊案,同樣造成一死九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