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

莫把肺部健康 毀於手上一根煙

11/17/2020

0 Comments

 
Picture
本地10大致命疾病之一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雖說可通過藥物治療,但最重要的還是戒菸。

不吸煙或儘早戒菸,皆有助於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風險以及減緩病情的惡化速度。

11月18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再次提醒大家不要讓肺部健康毀於手中的一根煙,因為此病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吸煙。

新加坡衛生部數據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本地10大常見的致命疾病。所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與氣道壁變窄,阻礙空氣進入和排出肺部,對肺部造成漸進性損害有關。

肺部構成損傷無法逆轉

樟宜綜合醫院重症監護及呼吸科專科顧問醫生、臨床助理教授接受訪問時說,慢性阻塞性肺病會提高患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對於重度吸煙的患者,這風險相對更高。

醫生說:“慢性阻塞性肺病對肺部構成的損傷,是無法逆轉的,雖說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如吸入劑藥物以控制症狀,但最重要還是要儘早戒菸。”

醫生指出,抽煙仍然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影響著40歲以上的成年人,因為累積的吸煙年限,吸煙和前吸煙者(即使已經戒菸)都是高風險群。他說,多年來持續暴露在危險因素如吸煙、二手煙和不良的環境空氣質素中,以及人口老化,預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例將會增加。

醫生說:“到樟宜綜合醫院求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中,有超過一半患者曾經吸煙,顯見吸煙對肺部造成的傷害。”

只有非常少數的患者是非吸煙者,醫生說,這些患者是因為大量吸入有害的二手煙所致。

至於哮喘患者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會不會也提高,醫生說,兩者的情況不同。多數哮喘病不會演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病,反之亦然。但是,有吸煙習慣的哮喘患者是可能演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因此,必須戒菸。

年過40的煙客應做檢查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包括久咳不愈、胸悶、呼吸困難或伴有哮嗚聲,如果有吸煙史,而且又是40歲或以上,盧志鴻醫生籲盡快求醫,以檢測是否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

醫生說:“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通常會出現久咳不癒的症狀,咳嗽帶痰和黏液。同時,體力勞累時,也會感覺到呼吸急促,而且呼吸急促症狀持續惡化。嚴重的患者,甚至連休息時候也會感覺到呼吸困難,並可能伴有食慾不振和消瘦。”

醫生說,求診時,醫生會為病人做肺功能檢測,從中評估病情和給予適當的治療。

當然,哮喘患者也會有咳嗽、呼吸困難、胸悶和哮嗚的症狀,因此,醫生呼籲儘早求診,不要延醫。

對於是否需要肺移植,他說,肺移植僅適用於少數極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肺功能衰竭的人。

患者以男性居多

醫生也說,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以男性居多,以樟宜綜合醫院治療的病患為例,超過90%的患者是男性,這主要與男性吸煙率上升有關。

醫生呼籲國人關注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要低估吸煙對肺部造成的傷害。

醫生舉例,在去年樟宜綜合醫院主辦的“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活動中,與社區的329名公眾接觸,其中25%是吸煙或曾經吸煙者。 “我們的調查顯示,74%的參與者沒有聽過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在接受調查的吸煙和非吸煙者中,有78%沒有聽過慢性阻塞性肺病。”

樟宜綜合醫院為協助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成立了一支包括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專業的戒菸顧問和病例經理的專業團隊,通過教育和輔導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有效地面對和管理此疾病。同時,對吸煙的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戒菸計劃。

35%患者營養不良

樟宜綜合醫院的食品服務部營養師蔡檸伊說,多達35%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問題,患者在呼吸上也比正常人消耗更多的體力,致使他們的新陳代謝率較高。除此,呼吸困難也會導致患者食慾不振。因此,她建議患者在均衡營養攝取上,著重高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以防止肌肉進一步流失和體重持續下降。

患者應多運動促進肌耐力

物理治療師也鼓勵患者多運動,如步行、爬樓梯、踩腳踏車和負重訓練,來促進肌耐力和肌力。

同時,活躍的生活方式也有助於降低呼吸困難的感覺和促進肺活量。此外,物理治療師也會教導患者,如何通過特殊技巧和呼吸練習,來緩解呼吸困難或更有效地除痰。

先做尼古丁依賴性檢測

高級專科護士(戒菸計劃)馮奇勸請吸煙者儘早戒菸,以防止對肺部構成進一步的損傷。醫院會先對吸煙者進行尼古丁依賴性的檢測,然後由戒菸顧問提供戒菸選擇,包括口服藥物、尼古丁貼或尼古丁口香糖,以幫助出現尼古丁戒斷症狀者。

物理治療師說:“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僅影響肺,也會影響肌肉功能,如橫膈肌和人體肌肉,導致肌肉無力和消瘦。”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Hello FM

    CONNECT NOW
    Picture

Hello fm - preferred listener's choice


Hello FM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属)
Powered by Project Awareness (Singapore) Pte Ltd (201320571D) l Contact Us

  • Hello FM 主页
  • 每日娛樂新聞
  • 世界望遠镜
  • 名人藝事